最新消息公告
  •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2023年12月25日開幕

醫療專欄
Medical Column


資料共有 27 筆, 每頁顯示 10 筆,共有 3

防疫專區
...

新冠後遺症,中醫有解方

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陳靖允醫師   疫情雖已逐漸趨緩,每日仍有數以萬計的人確診,除了急性期的線上照護,門診也越來越常出現解隔離後的患者。 雖然Omicron病毒株約有99%患者是輕症甚至無症狀,急性期緩解之後,仍有許多人感到不適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,約百分之20的患者,會有持續2個月以上的殘留症狀,即「長期新冠肺炎」,簡稱「長新冠」。也就是說,從新冠疫情康復的成人中,每5人中至少1人會有「長新冠」症狀,至於65歲以上成人比例更高,則是每4人就1人。 新冠病毒藉由與細胞表面的受體(ACE2)結合進入器官細胞,包括神經系統、呼吸道、心血管、腸胃道都可能受到病毒的侵襲及破壞,造成後遺症的發生。   Omicron病毒的侵襲,屬於傳統中醫學「瘟病」的範疇。 急性期誘發的免疫反應,中醫稱之為正邪相爭,常會化火引起喉嚨痛、發燒等現象,此時用清冠一號等配方清熱解毒,可以有效迅速緩解症狀,減少病毒侵入及複製。然而,急性期緩解後,如何清理戰場,才是需要下功夫的地方! 解隔離後,大部份患者身上仍帶有少量病毒和輕微發炎,也就是中醫所提到的「餘邪未盡」,因而出現許多像疲倦、乾咳、喉嚨癢、皮膚癢、便秘腹瀉;嚴重的則會有腦霧、心悸胸悶、活動喘促等症狀。   多數患者身體狀況尚可,邪氣入侵不深,藉由藥物(例如:柴胡桂枝湯)的輔助,可以將其由表透出,迅速緩解症狀。 若是原本體質較弱,或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,感染初期免疫反應不強,症狀輕微,反而在解隔離後症狀加重,持續不癒,表示病毒邪氣已侵入較深的臟腑。 臨床上常觀察到,脾胃與肺部對於水分的代謝出現異常,造成很多患者反映喉嚨有東西卡住,時不時咳一下,排便軟散,這些都是痰濕停滯在臟腑引起的症狀,常用二陳湯、平胃散的加減方來處理這個核心問題。 當然,有很多需要再微調的地方,比方說,若是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患者,發炎反應會特別明顯,身體的津液容易被燒乾,出現乾咳痰不易出、便秘等症狀,此時除了化痰外,像麥門冬湯、天門冬等補水滋潤的藥物就需要加入,才能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。 有一些患者,平常體質虛弱,感染後耗盡了身體的能量,心肺氣特別虛弱,胸悶氣短,疲倦欲眠,適時地加入黃耆、黨參、當歸等補氣血的藥也會有很大的助益。   新冠的後遺症根據各人體質不同,種類繁多,需要盡早處理,中醫藥的介入,可以祛除病邪,提升臟腑的功能,對於想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的患者,是一個很棒的選擇! 推薦醫師 陳靖允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4/26
兒科
...

過敏性鼻炎

 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林芳華醫師 承恩中醫診所 李彥禛醫師 台灣氣候潮濕、粉塵較多,加上飲食習慣改變,許多孩童都深受過敏性鼻炎的困擾 尤其在季節轉換、早晚溫差大的春季,發作頻率更是大幅提升 過敏性鼻炎是鼻子接觸過敏原後,引起發炎反應所產生一系列鼻部症狀,除了打噴嚏、流鼻水,也會發現孩童因為眼睛鼻子癢,常常眨眼睛、揉鼻子。 更甚者晚上睡覺因為嚴重鼻塞、張口呼吸,造成孩童口氣重,睡眠品質不佳。 過敏性鼻炎若未盡早治療,除了降低孩童的生活品質及學習效率,更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如鼻竇炎、氣喘、過敏性結膜炎等。    日 常 生 活 保 健  1. 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在50-65%,防止黴菌滋生及減少塵蟎繁殖;使用空氣濾淨機,減少空氣中懸浮的過敏原。 2. 居家的衣服和寢具,每2~4週清洗一次,並以攝氏60度的熱水清洗。 3. 晨起前先在被窩裡穿好衣服保暖,坐2~3分鐘才起床;天冷、風大、室內空氣不流通、室外空氣品質不佳時也建議配戴口罩。 4. 飲食上,少食用燒、烤、油、炸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冷飲、冰品;作息也盡量少熬夜。 5. 少用地毯、布製窗簾和填充玩具,降低塵蟎累積;若對貓狗毛過敏者,家中不宜養寵物。 6. 空氣品質良好時,適度的戶外運動,鍛鍊體力。     中 醫 治 療   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主要從症狀緩解和體質調理著手,以肺、脾、腎三臟之虛損失調為主。 臨床上會依據每個人的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,給予最合適處方。 中醫有以下治療方式: 1. 內服中藥或中藥湯包泡澡 2. 搭配針灸、耳穴貼壓治療 3. 配合節氣進行三伏及三九貼 把握以上日常生活保健原則,配合中醫治療,可大幅減少過敏症狀反覆發作,改善生活品質及學習狀況。   推薦醫師 林芳華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施穎 醫師 許芳綺 醫師 張祐甄 醫師 陳苡涵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4/25
針灸傷科
...

五十肩

承恩中醫診所 楊政勳醫師 肩關節卡卡、難以上舉、睡覺時肩膀疼痛,您是不是罹患「五十肩」了呢? 所謂五十肩,是「粘連性肩關節囊炎」的俗稱,平時也有人稱為「冰凍肩」 常見的症狀如: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,難以上舉、摸到對側肩膀,嚴重時會無法扣到內衣、搔抓背部,甚至會痛到無法睡覺   五十肩的病程是漸進式的,大略會分為三期: (1)疼痛期:大概會持續半年至九個月,起初會是肩膀在上舉或是外展角度時引起疼痛,隨著時間推移,晚上疼痛的頻率、痛感會逐漸增加,導致影響睡眠。 (2)僵硬期:又稱結凍期,大概會持續四個月至一年,此時肩膀因關節囊沾黏的關係,活動角度會嚴重受限,日常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,平時的一些動作,例如:梳頭、穿衣服、抓背,都會變得很困難。 (3)恢復期:或稱解凍期,此時肩膀的活動角度、日常功能會逐漸恢復,但如果要回復到正常,或是跟以前一樣的話,通常會需要比較久的時間,大概半年到二年,但此時如果透過積極治療及復健,除了可以減少肩部的不適感、增加肩膀活動範圍,還能縮短五十肩的病程。   引起五十肩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,能確定的是會有一些高風險族群: (1)45-60歲 (2)女性 (3)有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疾病 (4)肩部有外傷史、骨折、手術   中醫治療五十肩 「柔式整復手法」:來拆解關節囊中的沾黏,柔式整復手法相比於一般整復手法會更來的輕柔而不痛,治療過程會以痠的感覺為主,主要是透過患者與醫師的輕微出力拮抗來操作 「中醫內服藥」:來調理身體引起關節囊發炎、沾黏的部分 「針灸」:鬆解局部緊繃的肌肉來緩解患者的緊繃疼痛   推薦醫師 楊政勳 醫師 莊嘉豪 醫師 李長鴻 醫師 陳靖允 醫師 李侑修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4/24
內科
...

感冒為什麼要看中醫?

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 顏士展中醫師 在診間常常遇到患者說:「醫生,我上週感冒了,先去看了西醫,症狀改善了,但還有點咳.....」 有非常多患者不知道感冒第一時間也可看中醫,一致都會覺得先把症狀壓下來,再來看中醫,在診間很難花時間好好解釋,所以今天好好來寫。 中醫其實是看急性傳染病開始的,從漢代的傷寒論,到近代的溫病等等,都是在討論急性傳染病的治療。 所以中醫當然可以看感冒!只是思維不太一樣。 西醫治療通常以抗菌,消炎,症狀改善為主,而中醫除了這些思想以外,還會加上固護人體的正氣,也許可以類比成,免疫系統的穩定。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?症狀改善不就好了嗎?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需要被教育的,常常急著改善症狀的患者, 沒有把他的疾病病程走完,比如留下肺部深部的痰排不出,或是演變成慢性咳嗽。 更有甚者,變成潛伏的邪氣,中醫稱之為『伏邪』。 而且這些伏邪,又常常是產生一些疑難雜症的病因。這些都會跟免疫系統的失衡有關。 所以當您有感冒症狀時,不妨先看看中醫,好好的了解, 我是不是常常反覆的感冒,又遺留的一些症狀呢? 是否有花時間好好地傾聽身體,而不是急著壓下症狀,繼續趕著工作或為家庭忙碌呢? 前陣子有位23歲年輕男性患者,從事水電工作,感冒喉嚨痛,吃了一個月的抗生素,雖然症狀上看起來都是必要的治療,但一個月後因為產生抗藥性,胃腸道驗出艱難梭狀桿菌,產生持續的腹瀉,需要用後線的萬古黴素治療。 來看診後開立一些清理胃腸道,顧護正氣,調節免疫的中藥,一個月後就改善了精神體力。之後建議他持續調養一到兩個月。  寫這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要善待身體,抗生素等藥物必要時還是可以使用,但感冒症狀常常反覆發生,就要考慮是否是伏邪,而不是一味的壓下症狀喔! 推薦醫師 顏士展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3/28
防疫專區
...

行走的肺炎 - 黴漿菌感染

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陳靖允醫師 「醫師,我和小孩已經咳嗽快一個月了,怎麼都不會好?」 近日氣候變化大,加上口罩解禁的人數越來越多,各種病毒細菌感染紛紛出籠,呼吸道的症狀尤其明顯!其中特別是黴漿菌的感染,容易反覆出現症狀,帶來困擾! 黴漿菌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,傳染力很強,主要經由唾液飛沫進行傳染,臨床常見全家輪流感染發病,只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,就有60%-90%的感染機率。而且感染後並沒有免疫保護能力,之後還可以發生重覆感染。 症狀從咽炎、氣管炎到肺炎都會出現。和一般印象不同,感染在肺部時,即使X光檢查看起來很嚴重,病人仍能行動自如,所以又被稱為「行走的肺炎」! 這個特點也反應在臨床的表現上,反覆久咳、乾咳痰不易出是最常見的症狀,患者的肺部脈象常有出現類似水飲的滑黏感,而非一般乾咳無痰的細澀數脈,這表示痰飲可能黏著在肺泡或細支氣管,因而較不易咳出,造成類似燥咳的假象,干擾臨床判斷。 因此在治療時常需用小柴胡湯搭配五苓散解核心的病機,當然可以適時的加入透邪的蟬蛻、僵蠶;潤肺的桔梗、蘆根、杏仁;化痰的栝蔞實、蘇子;益氣養陰的黃耆、北沙參等藥,可以讓邪氣透發更順暢,達到復原的目標! 治療的過程中,避免生冷或過度甜膩的飲食,有助於飲邪的排除。 後續的調養更可以讓身體恢復平衡的狀態,提升對於病原體的免疫能力。 推薦醫師 陳靖允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1/03
慢性病調理
...

中醫慢性病調理|糖尿病的現代文明病

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張祐甄醫師   現在社會外食族比例高,工作壓力大,當患者進入診間詢問基本狀況時,不吃三餐、誤餐的人比比皆是,久而久知,慢性病會悄悄找上門。 糖尿病是現代文明病,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糖分太高,由於體內胰臟功能變差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,或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退造成血糖上升。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70-100 mg/dl。血糖如果沒有控制好,將引發許多嚴重的併發症。 發病初期,大多無明顯症狀,病情隨時間加重,血糖逐漸升高,症狀會更加明顯。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「三多一少」:吃多、喝多、尿多,體重減輕 這是屬中醫「消渴」範疇,關於消渴的原因「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」 根據中醫辨證,治療上可採取清熱化濕、益氣養陰、健脾化濕、疏肝和胃、 活血化瘀等不同方法,來幫助體內血糖濃度維持穩定,避免上下波動過大。 飲食方面,三餐要定時,不可暴飲暴食、少量多餐,進食順序以菜肉飯為佳。 忌食油脂高、油膩、辛辣、煎炸、烤炙之食品,同時禁止飲酒,以防助長慢性發炎體質。 運動可幫助身體有效的利用胰島素,使血糖降低,又可減少體脂肪,降低血壓,強化心肺功能等,有助於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。研究發現,治療糖尿病最好是做有氧運動,例如快走、慢跑等。每週至少運動3 次,持續30 分鐘,全身均勻出汗為佳,依個人體能狀況調整運動時間。 推薦醫師 張祐甄 醫師

發佈日期2024/01/03